隔离区域的划分是为了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保障医疗人员和病人的安全。以下是隔离区域的标准划分:
清洁区(Clean Area) 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包括:医务人员的值班室、卫生间、更衣室、浴室、储物间、配餐室等。
半污染区(Potentially Contaminated Area)
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包括:医护办公室、治疗室、护士站、病人用后物品的存放和处理室、内走廊等。
污染区(Contaminated Area)
已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包括:病室、厕所、浴室、污物处置室、患者检查室、标本存放室、X光拍片室等。
隔离原则
隔离区域应与普通病区分开设置,并远离水源、食堂和其他公共场所。
传染病区应设有多个出入口,以便工作人员和病人分道进出。
病人安置可以以病人为单位,也可以同种传染病的病人安排在同一病室,但需与其他病种的传染病人隔离。
隔离病室门外及病床床尾应设有隔离标志,门口置消毒液浸湿的脚垫,备有消毒手的用物,避污纸并设挂衣架及隔离衣。
以上信息结合了不同时间发布的参考信息,并按照最新的标准进行了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