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翁号
共翁号 > 科普 > 货币需求理论有哪些

货币需求理论有哪些

原创2025-06-20 01:58:51

货币需求理论是经济学中研究个体或经济体对货币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以下是几种主要的货币需求理论:

传统货币数量论

现金交易数量说:欧文·费雪提出的交易方程式MV=PY,认为货币流通速度V是一个常数,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将完全体现在价格的变化上。

现金余额数量说:剑桥学派提出的方程式Ms=kPY,其中k是比例系数,代表人们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名义国民收入的比例。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货币需求动机:凯恩斯将持有货币的动机分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与收入相关,而投机动机与利率相关。

流动性偏好理论:凯恩斯认为货币流通速度V不是常数,而是会随利率变动而波动,货币需求是利率i和收入y的函数。

现代货币数量说

弗里德曼认为人力财富比例越高,所需准备的货币就越多。

其他货币需求理论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关注流通中必须的货币量,公式为M=(待售商品总量×单位商品价格)/同单位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速度。

费希尔的现金交易方程式:MV=PT,其中M为货币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物价水平,T为商品交易量。

剑桥方程式:M=kpy,其中M为货币需要量,k为总资源中应以货币形式保有的比例,P为总资源的价格。

以上理论框架为理解和分析货币需求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方法。

返回:科普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猜您喜欢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