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致因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墨菲理论
墨菲理论认为,有可能出错的事情,就一定会出错。只要存在发生事故的原因,事故就一定会发生,而且不管其可能性多么小,但总会发生,并造成最大可能的损失。小概率事件在一次活动中发生的可能性很小,给人一种错误的理解不会发生发生事故。与事实相反,正是由于这种错觉,麻痹了人们的安全意识,加大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其结果是事故可能频繁发生。
主因结构理论
主因结构理论认为,事故发生的因素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占96%,为主要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人为的,也是可以避免的。物的不安全状态占4%,为次要原因。物的不安全状态也间接是由人为因素导致的,也是可以避免的。在现实工作中,绝大多数事故都是人为造成的。
经济理论
经济理论认为,事故的经济损失只是冰山上露出水面的一角,大部分经济损失来自于大量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我们平常在计算某起事故的经济损失时只注重直接经济损失,那只是一小部分,往往忽视了那些还未发生的或不好衡量的潜在的间接经济损失,而那才是更大的一部分。
金字塔理论
金字塔理论表明,死亡事故、受伤损工、伤害事件、危险事件、不安全行为的比例是1:30:300:3000:30000。这一理论通过大量的统计数据,揭示了事故发生的比例关系。
冰山理论
冰山理论认为,日常工作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就像冰山的水下部分,不容易被发现。冰山理论有三层含义:人们往往只关注事故或事件的表面,未探究导致事故的根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主要原因,但往往被忽视;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事故频发倾向理论认为,个别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的内在倾向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如果企业中减少了事故频发倾向者,就可以减少工业事故。因此,人员选择就成了预防事故的重要措施。
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包括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和博德事故因果连锁理论。海因里希认为,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一系列互为因果的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博德在海因里希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强调控制不足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认为,大多数伤亡事故都是由于能量或有害物质的意外释放所引起,这种意外释放都来源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
轨迹交叉理论
轨迹交叉理论认为,伤害事故是由许多相互关联的事件顺序发展的结果,这些事件概括起来可分为人和物(包括环境)两条运动轨迹。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同一时间空间相遇,造成事故。
亚当斯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亚当斯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与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类似,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一系列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该理论强调现场失误的背后原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指出管理失误对企业经营和安全工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事故致因,为事故预防提供了理论支持。建议在实际应用中,结合多种理论进行综合分析,以便更全面地识别和预防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