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力是指 土壤供应和调节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热量、空气和其他生活条件的能力。它是土壤各种基本性质的综合表现,反映了土壤肥沃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土壤肥力按成因可分为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自然肥力是指在未开垦的自然土壤中,由气候、生物、母质、地形和年龄等自然因素形成的肥力;而人为肥力是指在自然肥力的基础上,通过耕作、施肥、灌溉和其他农业措施形成的肥力。
土壤肥力包括以下四大肥力因素:
营养因素:
包括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养分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和化合物,水分则是植物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土壤空气:
土壤空气是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必要条件,保证土壤中氧气的供应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土壤热量:
土壤热量对植物生长和土壤中微生物活动有重要影响,适宜的温度有利于植物生长和土壤微生物的活性。
土壤肥力不仅是植物生长的基础,也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通过合理的耕作、施肥和灌溉等农业管理措施,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土壤肥力的监测和调控也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实现作物的高产稳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