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 `xiū shēn`,主要意思是指修养身心、陶冶德性、修持身性。具体行为表现包括日常生活中择善而从、博学于文、并约之以礼。修身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涉及到自我反省、体察,以及通过诚心、仁爱、谦卑等情操来提升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
修身不仅仅局限于个人道德的提升,它还包括了自控能力的培养,即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做正确的事,避免做错误的事。这种自控能力对于个人的成就和长寿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修身在儒家思想中尤为重要,被视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儒家强调通过修养身心来达到内心的和谐与完善,进而在家庭、国家乃至世界范围内实现和谐与秩序。
修身的实践可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比如通过良好的作息习惯、学习态度和待人接物的礼仪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