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通常指的是离开其户籍所在地(县、市或者市辖区)半年以上,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在异地居住的人口。这一定义排除了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即那些在同一城市内但居住与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乡镇街道的人口。流动人口可能包括因各种原因如工作、学习、商务等原因而暂时或长期居住在非户籍地的人口。
在中国,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流动人口规模在2010年至2020年间持续增长,从2010年的约2.2143亿增加至2020年的约3.758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6.0%。流动人口的增长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
流动人口可能面临的问题包括:
留守儿童问题:流动儿童,即流动人口中的0-17周岁儿童,可能因父母外出工作而与父母分离,面临教育权利不平等等问题。
医疗保障问题:流动人口可能在居住地难以获得与户籍地相同的医疗保障服务。
户籍问题:流动人口可能面临在居住地办理户籍、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困难。
流动人口对流入地和流出地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因此,对流动人口的关注和管理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