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水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著名地点,在文学作品中经常被提及,尤其是在唐代。贾岛的《壮士吟》中引用了易水送别的典故,用以表达悲壮和哀思。以下是《壮士吟》的部分原文和译文:
```
原文:
壮士何曾悲,悲即无回期。
如何易水上,未歌泪先垂。
```
译文:
壮士从未悲伤过,悲伤的只是没有了归期。为什么在易水边上,没有唱歌就已经哭泣了呢?
这首诗通过引用荆轲易水送别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荆轲的哀悼以及对离别和生死未卜的感慨。易水边上,历史上曾发生许多悲壮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荆轲刺秦王前与太子丹等人在易水边的离别,荆轲高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然后刺秦未遂,英勇就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