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腐涂料的施工工艺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预处理
清除被涂物表面的焊渣、氧化皮、铁锈、水迹、油污、尘土等疏松附着物,除锈标准通常为Sa2.5级。
确保被涂物表面干燥、无油污,并进行必要的清洁处理。
底漆涂装
涂抹底漆,底漆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涂膜的附着力、控制扩散性、提高光泽度等。
底漆的调配比例和施工间隔时间需要严格控制,通常底漆实干后(12~24小时)方可进行下一层涂装。
中间涂层
根据需要,可以涂抹一层中间涂层,主要目的是增加涂层的厚度和耐久性。
中间涂层的涂料种类、厚度、孔洞率等应根据不同的表面物质及防腐要求进行选择。
面漆涂装
进行最终涂层,其作用是增加防腐性能和表面质量,通常采用涂料的光泽和色彩会更加多样。
面漆的调配和施工同样需要严格控制,确保涂膜均匀、无漏涂、无气泡、无流挂等缺陷。
刮平涂层
对涂抹的面层进行刮平,以保证涂层之间的平整度。
施工环境控制
控制施工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一般温度宜在5℃-38℃,相对湿度不宜大于85%。
保持施工现场通风良好,以减少有机溶剂蒸气的危害。
施工工具清洁
新工具使用前需进行预处理,如浸透稀释剂预滚或透明胶带扯拉毛滚,以去除多余细毛。
施工过程中,工具应保持清洁,避免污染涂层。
质量控制
施工完成后,对涂层进行质量检测,包括涂层厚度、附着力、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指标。
详细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和数据,以便后续追溯和质量分析。
维护
定期检查和维护防腐涂层的完好性,及时补修涂层缺损和破损,延缓氧化和腐蚀的进程。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确保防腐涂料的施工质量和效果,从而有效延长被涂物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