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翁号
共翁号 > 经验 > 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原创2025-06-20 11:50:43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以下是一些关键措施:

完善社会管理的格局

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党委总揽全局、政府负责实施、社会各方协同、公众广泛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特别要强调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引导和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建立“社会企业”,发展壮大社会组织。

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处理好维权与维稳的关系,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维护群众权益。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坚持党委领导:确保党在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通过健全党建引领、多方参与的共治机制,把党的领导贯彻到社会治理全过程各环节。

政府负责:政府要全面正确履行职责,加强市场监管、质量监管、安全监管,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运用法治方式和现代科技加强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和应急处置。

民主协商: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社会协同: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

法治保障:充分发挥法律法规、行业规章、团体章程、道德标准等社会规范的重要作用,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

加强基层基础

夯实基层基础: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共建的力量来自人民、共治的智慧出自人民、共享的成果为了人民。

推进社区治理创新: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各级党委政府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进社区治理创新等方面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化手段,提高社会治理效能,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数据驱动决策:通过大数据分析,更科学地了解社会需求和问题,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注重民生问题

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切实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加强人口服务管理:实现由防范、控制型管理向人性化、服务型管理的转变。

推进社会协同

打破政府单一主体局限: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社会治理。

激发社会组织活力:通过购买服务、政策引导等方式,鼓励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的职能和服务项目,参与社区治理、志愿服务、矛盾调解等事务。

源头治理

标本兼治:推动社会治理向前端、向基层延伸,从源头和基础上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深层次问题。

利益调整:对利益调整进行结构性改革,引入行政过程论,对各方各类利益进行综合的全面衡量,依法作出科学合理的裁量判断。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逐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返回:经验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猜您喜欢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