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顶气门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供油提前角调整不当:
供油提前角过小会导致燃料不能完全燃烧,形成大量黑烟排出。
气缸与活塞的间隙过大:
进入气缸的机油过多,飞溅润滑时大量的机油窜入气缸,以及汽缸内的高温气体窜入油底壳,使机油变质污染、变稀,影响润滑效果,产生废气。
活塞环或缸套严重磨损:
活塞与缸套之间的密封不严,导致汽车侧呼吸器下排气严重,柴油机动力不足,可能冒蓝烟。
气门间隙调整不当:
气门间隙过小或过大,以及润滑不良会造成链条张紧器轴承卡死、正时错乱,导致气门头部与活塞产生运动干涉。
燃烧室进水或落入金属件:
装配不当会导致气门头部与活塞产生运动干涉。
活塞型号不配套:
活塞销孔中心线至活塞顶平面距离过大,或更换汽缸垫时换用了过薄的汽缸垫,导致活塞顶平面与汽缸盖之间的距离缩短,不能保证有足够的压缩间隙,使活塞的上止点位置发生位移,顶面凸出机体平面过多,超过原规定值,从而与气门相碰撞。
轴承、衬套配合间隙变大:
长时间使用后,主轴承、连杆轴承与曲轴轴颈及活塞销与连杆衬套的配合间隙变大,活塞在缸套往复运动时,由于惯性力作用,使活塞顶平面超过原来的上止点位置,从而与正在打开的气门头发生碰撞。
连杆螺栓松动:
连杆螺栓松动,使连杆轴承与连杆轴颈间隙增大,在惯性力作用下使连杆上行高度增加,从而导致活塞与气门头撞击。
修理装配不当:
在修磨曲轴时,不是以曲轴的标准回转半径为依据,而是以磨损了的连杆轴颈表面为基准来定位磨削中心,导致曲轴回转半径增大。此外,镗削、刮削或铰削连杆大端轴瓦和连杆小端衬套时,使连杆大端、连杆小端上下方向中心不一致,导致连杆大、小端中心距超过上限,连杆大、小端轴心线距离过长。缸盖或机体平面变形对其进行磨削修复时,磨削量过大,从而使活塞顶平面相对上升。由于烧瓦抱轴或发生其他事故等原因,使曲轴弯曲变形,当变形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造成活塞碰撞气门。
正时误差:
如皮带断裂或跳齿,是造成气门顶升的主要原因。气门正时机构出现问题,如正时皮带或链条出现跳齿、打滑、断裂或变形,以及机械部件松动、油压过低导致气门机构干摩擦或卡在开启位置,气门卡环(销)损坏、折断、脱落等也是常见原因。
污染物:
空气中含有的灰尘、沙子等颗粒会进入发动机,在顶气门上形成沉积物,干扰顶气门的正常工作,使其无法密封。
过度疲劳:
顶气门不断开闭,承受高频应力和疲劳,导致金属疲劳,长期使用后可能失效。
连杆瓦盖错装或损坏:
在维修过程中把瓦盖装颠倒了,或把其他连杆盖装上去,导致装错出现各种问题。
连杆螺栓松脱:
维修时螺栓没有扭紧,导致连杆螺栓松脱,造成活塞碰汽缸盖。
螺丝等小金属部件掉入进气管和活塞中:
在维修过程中,有可能不小心把螺丝、螺母等小金属部件碰入进气管或活塞中,导致活塞顶与气缸盖碰撞。
建议定期检查和维护发动机,确保各部件正常工作,避免因上述原因导致活塞顶气门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