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七,也称为做七,是中国传统的丧葬习俗之一,具体规矩如下:
烧七的日期 :从逝者去世之日起,每七天为一个祭日,称为“头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末七”,共计49天。烧七的参与者
头七:
由儿子主办,烧纸钱、烧香、备家畜菜肴奠祭。
三七:由女儿主办,烧纸钱、烧香。
五七:由出嫁的女儿主办,烧纸钱、烧香。
七七:由儿子主办,烧纸钱、烧香、备家畜菜肴奠祭。
烧七的仪式
摆供品:在坟前画一个圆弧,缺口对准坟头,所有祭品放在圆弧内,供“小人儿”的放在圆弧外左边。
烧祭品:一边烧一边念叨,告知逝者拿钱并告知下一个祭日的日期。
烧纸钱:烧纸钱时,通常会在纸上写上逝者的名字和祝福语。
其他仪式:有些地方烧纸钱时会烧梯子形状的祭品,寓意帮助逝者灵魂升天。
烧七的注意事项
时间:头七烧纸的时间通常是晚上子时(23点至01点),家人应在家中烧一个梯子形状的东西,让逝者灵魂顺着梯子升天。
地点:烧纸钱一般在坟前、墓碑前或牌位前进行,若家人不在同一地方,可以选择在夜间僻静的地方或十字路口。
供品:供品通常包括水果、糕点、肉类等,摆放时注意不要放在卧室内,应向西或向南,表示向西方极乐世界遥拜。
烧纸钱:烧纸钱时,要注意质量好的、票面小的纸钱,并在上面写上逝者的名字和祝福语。
烧七的习俗反映了人们对逝者的怀念和对亡魂的尊重,同时也是一种心理安慰的方式。不同地区可能有细微的差别,但总体上都遵循上述基本规矩。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习俗在现代社会中可能有所简化或改变,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