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师是对和尚的尊称,特指那些在佛教中修禅的僧人。根据不同的文献和语境,禅师一词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古代皇帝的尊称:
古代皇帝对比丘(和尚)的赞赏尊崇,称有德行的和尚为禅师。例如,唐中宗神龙二年,赐神秀和尚以大通禅师的称号。
学佛弟子的尊称:
学佛弟子对修禅的前辈尊称为禅师。
禅宗修行人的尊称:
凡是修禅比较出名的比丘,都被称为禅师,如虚云禅师、黄櫱禅师、佛源禅师等。
佛教经典中的解释:
根据《善住意天子所问经》卷下的记载,禅师是指那些于一切法一行思量,达到不生不灭境界的比丘。
现代汉语中的用法:
在现代汉语中,禅师一词通常用来尊称那些在禅宗中有一定地位和影响力的和尚。
需要注意的是,尼姑并不是佛教的称呼,而是汉语俗称,女出家众弟子在佛教中被称为比丘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