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发行货币通常是通过其资产负债表的操作来增加货币供应量。以下是央行发行货币的主要方式:
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
央行可以通过提供无担保的再贷款或以高等级债券作为质押品的担保贷款(如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MLF等)来增加基础货币。
收兑外汇:
当商业银行将外汇卖给中央银行时,央行支付的本币增加了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从而增加了基础货币供应。
在国内市场收储黄金:
央行在国内市场购买黄金,支付的本币增加了商业银行的准备金,间接增加了基础货币供应。
购买有价证券:
央行通过买卖国债和其他有价证券来调节货币供应量。
支付利息:
央行支付的利息会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从而增加基础货币供应。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央行释放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增加其可用于贷款的资金,从而增加货币供应量。
使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央行通过创设如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等工具,支持符合条件的机构以资产为抵押从央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等级流动性资产。
央行发行货币的过程是复杂的,涉及到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和操作,旨在控制货币供应量,影响经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