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公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lìng gōng`,是对中书令的尊称。这个称谓源自古代,特别是在唐朝末期,武将们有时会兼任中书令的职位,因此“令公”这个称呼变得相当普遍。例如,在《魏书·高允传》中提到,高宗因为非常尊敬高允,经常不直接称呼他的名字,而是称他为“令公”。另外,唐代的郭子仪也曾担任中书令,并且也被称为令公。
这个词语反映了当时对高级官员的尊敬和敬意,尤其是在中书令这一职位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令公”一词的使用范围有所扩大,中唐以后,节度使等高级武将也常带有中书令的头衔,使得“令公”这个称呼变得有些泛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