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维护民族团结的措施主要包括:
加强宣传教育
普及民族理论、政策和法规,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依法妥善处理民族因素问题。
反对民族分裂和暴力恐怖活动,维护法律尊严和社会稳定。
发挥少数民族干部和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的作用
提高依法管理民族事务水平,妥善处理涉及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矛盾和纠纷。
法律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作为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维护民族团结的法律基础。
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
促进文化交流
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
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增进相互理解和尊重。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强调“稳定压倒一切”,常年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增进各族群众对民族政策的理解和认同。
促进民生改善
支持民族地区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通过上述措施,国家致力于维护民族团结,确保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共同构建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