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消毒的正确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室内空气消毒
开窗通风:每日至少开窗通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保持空气流通。
紫外线消毒:在无人条件下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每次至少30分钟,每天两次。
化学消毒:使用3%过氧化氢喷雾消毒,作用30分钟,消毒后需通风散去臭氧。
物体表面消毒
高频接触点:如课桌椅、门把手、窗把手等,每天使用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
不易触及的表面:每天消毒1次,使用相同浓度的消毒剂。
小件物品:如鼠标、键盘等,可用75%酒精湿巾擦拭消毒。
餐具消毒
高温消毒:碗筷等餐具可用开水煮烫或使用消毒柜消毒30分钟。
化学消毒:使用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手部消毒
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洗净双手,或使用75%乙醇溶液擦拭手部1-3分钟。
地面和墙壁消毒
地面:每天使用含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拖拭,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拖拭干净。
墙壁: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常规消毒,但在受到污染时,清除污染物后使用相同浓度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其他注意事项
个人防护:消毒人员应穿戴隔离服、口罩、帽子、防护眼镜、乳胶手套等。
消毒后通风:消毒后应确保室内通风,以散去残留的消毒剂。
定期清洁:定期清洁教室、办公室等公共空间,保持卫生。
以上为学校消毒的正确方法,请根据实际情况和当地卫生部门的规定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