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汉语中,穿衣服可以用以下几种表达方式:
1. 加衣、裹衣、穿裳:这些都是指穿衣服的行为。
2. 更衣:特指更换衣服的行为,这个词汇从古流传至今。
3. 衣:作为动词,旧读yì,意指穿衣服。
4. 裳:古代对衣服的另一种雅称。
5. 锦衣、羽衣、袍服、白丁、白袍、布衣、青衿:这些都是对不同种类衣服的雅称,其中“锦衣”通常指华美的衣服,“羽衣”指轻柔的丝绸衣服,“袍服”指长袍,“白丁”和“白袍”通常指平民百姓的衣服,“布衣”指朴素的衣服,“青衿”则指读书人或官员的服装。
6. 褒衣大裙、抱腹和心衣:秦汉时期的衣服称呼。
7. 袍和衫:南北朝时期的服式称呼,衫在晋时已是必着衣的一种。
8. 一色衣或质孙服:元代的衣服称呼。
9. 满族旗装:清朝的衣服称呼,例如旗袍。
这些表达方式反映了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阶层的服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