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房产的分割通常遵循以下原则和方法:
个人财产
如果房产是婚前一方全额出资购买并登记在其名下,通常视为个人财产,离婚时不予分割。
共同财产
如果房产是婚后夫妻双方共同出资购买,无论登记在谁的名下,均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协商分割
双方应首先尝试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房产分割问题,可以综合考虑双方的经济状况、抚养子女的需求、对房产的贡献程度等因素。
法院裁决
如果协商不成,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房产分割方法
均等分割:如果双方没有特别的贡献或过错,法院通常会判决均等分割,即夫妻双方各占一半产权。
归边处理:一方愿意放弃房产,房产归另一方所有,并由获得房产的一方给予另一方相应的经济补偿。
竞价分割:双方都想获得房产时,可以通过竞价方式确定产权归属,价高者得,并给予对方相应的经济补偿。
父母出资购房
如果房产是由一方父母出资购买,且只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一般视为对该子女的赠予,为个人财产。
如果父母明确表示是对夫妻双方的赠予,则房产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特殊情况
如果房产是婚前一方首付,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离婚时,双方共同还贷的部分以及房子增值的部分要平分,而剩下的贷款则是首付方的个人债务。
法律依据
《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对离婚时房产的分割作了相应规定,主要遵循夫妻共同财产原则、公平原则、尊重当事人意愿原则。
请根据您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