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职业道德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职业性: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专门针对会计职业行为制定的,反映了会计职业特有的工作内容和职业要求。
自觉性: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的约束作用,主要依靠社会舆论和道德的力量来维护。
综合性: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不仅包含对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要求,也包括对其思想道德等方面的要求。
规范性: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为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提供了明确的标准和指导,保障了会计信息质量和职业服务的规范性。
道德性:
会计职业道德强调的是会计人员内心的道德自律,如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等,旨在提升会计人员的内在素质。
法律性: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与法律、法规紧密相连,要求会计人员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实践性: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强调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和实施,注重会计人员在实际业务处理中的行为表现。
服务性:
会计职业道德要求会计人员以各行各业的建设为目标,提供高质量的职业服务。
时代性:
会计职业道德随着会计行为贯穿人类社会的始终,并渗透至各个发展阶段,要求会计人员不断适应新形势,更新知识和技能。
关注公众利益:
会计职业道德要求会计人员在处理财务信息时保持中立,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以维护社会公众利益。
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许多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纳入会计法律制度,是一种思想立法。
爱岗敬业:
会计人员应正确认识会计职业,热爱并敬重会计工作,尽职尽责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诚实守信:
会计人员应以诚实守信为原则,不隐瞒事实,不参与任何违法违规行为。
廉洁自律:
会计人员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公私分明,遵纪守法。
客观公正:
会计人员在处理财务信息时应保持中立,不带个人情感,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坚持准则:
会计人员应熟悉并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坚持按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
提高技能:
会计人员应具有不断提高会计专业技能的意识和愿望,勤学苦练,刻苦钻研,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参与管理:
会计人员应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钻研业务,全面熟悉本单位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积极参与管理。
强化服务:
会计人员应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努力维护和提升会计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会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