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陵是中国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开国皇帝王建的陵墓。王建(公元847-918年),字光图,是河南舞阳人,青年从军,智勇兼备,曾任宫廷禁卫军将领。在唐末军阀混战中,他逐步据有四川大部及重庆、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以及湖北西部一带地区。公元907年唐亡后,王建称帝,建都成都,建立了前蜀。永陵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城区的金牛区主干道永陵路,是中国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永陵的陵冢呈半球形,直径约80米,高约15米,地宫为纵列式券拱顶砖石结构,平面布局分为前、中、后三室。地宫中室棺床四周雕刻有“二十四伎乐”,生动地再现了唐五代时期的宫廷乐舞场面。永陵博物馆是依托永陵而设立的古墓葬类博物馆,占地面积5.4万平方米,由文物保护区、综合馆区和园林区三部分组成。
永陵及其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文化艺术价值,是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乐舞以及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