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断工龄是指国有或集体企业在改革过程中,为了安置富余人员而采取的一种经济补偿方式。具体来说,它是通过企业与员工双方协商,并经过相关部门批准,企业根据员工的工作年限、工资水平和工作岗位等因素,一次性支付给员工一定数额的货币,从而解除双方之间的劳动关系。买断工龄后,员工与原单位脱离所有关系,可以自由选择是否进入失业状态或被其他单位录用。
需要注意的是,买断工龄并不等同于员工将工龄“卖”给企业,工龄是员工的合法权益,不应被视为可以买卖的商品。买断工龄的价格通常由企业根据自身的经济能力决定,国家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买断工龄的做法在《劳动法》等法律文件中并没有明确的禁止,其实质是一种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行为。虽然买断工龄可能给员工带来一定的经济补偿,但它也可能对员工的未来就业产生影响,因此,在实施买断工龄时,企业和员工都应慎重考虑其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