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的技术性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细度
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影响水泥的流动性和工作性能。
颗粒越细,与水反应的表面积越大,水化反应速度越快,早期强度高,但硬化收缩较大,且磨细成本较高。
标准稠度用水量
水泥净浆在标准测试方法下达到统一规定的稠度时,所需拌和水的质量占水泥质量的百分比。
影响水泥凝结时间,标准稠度用水量不同,凝结时间也会有所不同。
凝结时间
从加水拌和起至水泥净浆失去可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所需的时间。
凝结时间分为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初凝时间不能太早,终凝时间不能太长。
安定性
水泥浆体硬化后体积变化的稳定性。
安定性不良的水泥会导致水泥制品或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甚至破坏。
强度
水泥的抗压、抗折等力学性能。
强度是划分水泥强度等级的依据,不同品种的水泥有不同的强度等级要求。
水化热
水泥水化过程中放出的热量。
水化热分为中热和低热两类,影响水泥的发热量和温度控制。
抗硫酸盐性
水泥抵抗硫酸盐侵蚀的能力。
分为中抗硫酸盐腐蚀和高抗硫酸盐腐蚀两类,适用于不同的工程环境。
膨胀性
水泥在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特性。
分为膨胀和自应力两类,某些特殊用途的水泥需要具有良好的膨胀性能。
耐高温性
铝酸盐水泥等特定类型水泥在高温环境下的性能。
耐高温性以水泥中氧化铝含量分级。
这些技术性质是评价水泥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选择和使用水泥时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不同种类和用途的水泥,其技术性质的要求也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