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锷(1882年12月18日-1916年11月8日),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宝庆(今邵阳市)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民主革命家,也是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
早年经历
蔡锷在未满13岁时考取秀才,1898年进入长沙时务学堂,从梁启超学习。
1900年,蔡锷参加自立军起兵,失败后留学日本士官学校。
军事生涯
1904年,蔡锷从日本陆军学校毕业归国,在江西、湖南、广西、云南等地训练新军。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蔡锷在昆明举兵响应,建立军政府,任云南都督。
护国战争
1913年,蔡锷被袁世凯调至北京,后潜出北京,在云南组织护国军起兵反对袁世凯称帝,维护民主共和国政体。
在护国战争中,蔡锷与袁世凯军激战,迫使袁世凯退位。
晚年与逝世
袁世凯死后,蔡锷任四川督军兼省长。
因喉疾赴日本就医,不幸于1916年11月8日去世,享年34岁。
影响与评价
蔡锷的一生主要做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反对袁世凯帝制两件事,对推进中国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
孙中山先生曾亲笔书写挽联,称赞蔡锷为“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
蔡锷的事迹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被誉为“护国将军”,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