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它以内在精神世界为主要表现对象,采用整体形象象征和逐步意向感发的艺术策略和方式来掩饰情思,从而使诗歌文本处在表现自己和隐藏自己之间,呈现出诗境模糊朦胧、主题多义莫名等特征。朦胧诗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未发表宣言,但却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一个“崛起的诗群”。
朦胧诗的主要特点包括:
意象化:
注重诗的观念省略和诗的主题暗示,使朦胧诗作品的主题具隐约性和多义性。
象征化:
通过整体形象象征来表达诗人的内心世界,使用隐晦、含蓄的语言表达情感和思想。
立体化:
采用逐步意向感发的艺术策略,使诗歌文本在表现自己和隐藏自己之间呈现出立体的效果。
朦胧诗的代表人物包括舒婷、北岛、顾城、梁小斌、江河、食指、芒克等。他们的作品在形式上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主题多解多义,富含寓意,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朦胧诗的出现,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并成为了21世纪追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