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月球的资料如下:
月球基本信息
名称:月球
别称:月亮、太阴、玄兔、婵娟、玉盘
轨道:地球的卫星
大小:直径约为3474.8公里,是地球直径的四分之一
质量:约为7350亿亿吨,是地球质量的1/81左右
轨道周期:围绕地球公转周期约为27.3天
表面特征:布满了撞击坑、山脉、高原、平原和洼地
表面重力:约为地球的1/6
与地球距离:平均距离约为384,400公里
月球表面特征
地形:
高地:由山脉和高原组成,较为明亮。
低地:由平原和撞击坑构成,较为暗淡。
撞击坑:
众多,直径从数米到数百公里不等。
最大的是南极-艾特肯盆地,直径约2500公里。
地质活动:
显示出相对较少的地质活动,但有火山活动的迹象。
火山口和熔岩平原是火山活动的痕迹。
月球起源与演化
起源假说:
大碰撞理论:认为月球形成于地球与一个类似火星大小的天体(忒伊亚)之间的巨大撞击。
其他假说:包括分裂说、同源说、俘获说和撞击成因说。
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潮汐:月球引力影响地球海洋产生潮汐。
昼夜:月球自转与公转同步,造成地球上每天的时间延长。
人类探索月球
探索历史: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开始探索月球。
登陆:1969年,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成为首位登上月球表面的人类。
月球的其他知识
月相: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表面被太阳照射的程度变化,形成不同的月相。
大气:月球几乎没有大气,导致昼夜温差极大。
表面温度:白天温度可高达127℃,夜晚可低至-183℃。
以上是关于月球的基本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