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市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涵盖了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手工艺技术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张家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大庸阳戏:
大庸阳戏,也被称作阳盘戏或柳子戏,是一种土家剧种,具有200个传统剧目,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土家打溜子:
土家打溜子是一种传统舞蹈,表现了土家人的生活习俗和审美情趣,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江永女书:
江永女书是流传于湖南省江永县的一种女性专用文字,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是一种古老的歌唱艺术,以无伴奏、多声部、自然和声为特点,2009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苗族鼓舞:
苗族鼓舞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舞蹈,表现了苗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桑植民歌:
桑植民歌是桑植地区的传统音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2006年被列入湖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2011年被确定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土家织锦:
土家织锦,也称为西兰卡普,是土家族的传统手工技艺,以棉麻和蚕丝为主要原材料,采用原始木质腰式斜织机纯手工制造,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张家界高花灯:
张家界高花灯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舞蹈,2006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慈利板板龙灯:
慈利板板龙灯是一种传统的灯舞,具有浓郁的民间艺术特色,2006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张家界硬气功:
张家界硬气功是一种传统的武术技艺,曾随国家领导人赴欧洲七国演出,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土家摆手舞:
土家摆手舞是一种古老的舞蹈,通过摆手动作表现土家人的生产生活和情感,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毛古斯:
毛古斯是一种古老的舞蹈,展现了土家人的生活和信仰,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高腔(慈利汉戏):
高腔是慈利汉戏的一种唱腔,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历史传承,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杜心五自然门武术:
杜心五自然门武术是一种传统武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手工制鞋技艺(桑植土家布鞋制作技艺):
这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技艺,以桑植土家布鞋为代表,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张家界地虎凳习俗:
这是一种传统的民俗活动,具有丰富的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土家扬叉舞:
这是一种具有浓郁土家特色的舞蹈,表现了土家人的生活习俗和审美情趣。
铜铃舞 、 花灯戏、 土家扎染:
这些非遗项目也被引入校园,成为促进民族团结的生动载体。
以上是张家界市主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些项目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保护和传承这些非遗项目,可以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