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被称为秣陵的原因与秦始皇东巡时的决策有关。根据史书记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至秣陵关西南的丹阳(今江宁区丹阳),并在回途中从江乘渡江北返。随行术士认为金陵(今南京)山势险峻,有天子之气,秦始皇为了消除这种被认为是不利于秦朝统治的“王气”,便将金陵邑城改为秣陵县。
“秣”字在古汉语中指的是草料,意即此地不应称金陵,只能作为牧马场使用,这反映了秦始皇想要贬低南京,不允许其有帝王之气的意图。因此,秦朝将南京地区设置为秣陵县,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三国时期,孙权将治所从京口(今镇江)迁往秣陵,并改名为建业。
这一历史事件体现了古代帝王对于地理名称和政治象征的重视,以及他们如何通过改地名来强化自己的统治和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