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可能涉及的违法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违反劳动法规定
年底欠薪
加班不给调休且不支付加班费
工作满一年,企业不让休年假且未支付相应工资
年底离职,符合经济补偿金条件,企业却拒付补偿金
年底随意调整工作岗位
休了产假企业不让带薪休年假
不签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依据,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的权益将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拖欠工资
按时足额支付工资是公司的基本义务,拖欠工资会给劳动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难。
强制加班且不支付加班费
加班应当是自愿的,并且公司需要按照法律规定支付加班费。
不缴纳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是劳动者的重要保障,公司不缴纳社会保险是违法行为。
非法解除劳动合同
公司在没有合法理由的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歧视劳动者
包括性别歧视、年龄歧视、种族歧视等,这些都是不合法的行为。
违反工作时间规定
如超时工作、不给予合理的休息时间等。
扣押劳动者证件
公司不得扣押劳动者的身份证、学历证书等证件。
不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
如在危险工作环境中不提供安全设备等。
虚假招聘
在招聘过程中提供虚假信息,误导劳动者。
对劳动者进行侮辱、体罚等
这些行为违反了劳动法对劳动者人格尊严的保护。
不按照规定支付产假工资
产假是女性员工的基本权利,企业应支付相应的工资。
拒绝支付工伤赔偿
工伤赔偿是员工因工受伤时的法定权利,企业必须依法赔偿。
非法扣除劳动者工资
企业不能随意扣除员工的工资,必须按照法律规定执行。
不提供职业培训机会
职业培训有助于提升员工技能,企业应提供相应的培训。
不执行最低工资标准
最低工资标准是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的底线,企业必须遵守。
违反竞业限制协议却不承担责任
竞业限制是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的一种手段,违反协议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未保证安全资金投入、未按规定提取及使用安全技术措施专项费、未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未向从业人员提供符合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未设置安全设施设备或未进行维护及保养检测、不具备法律法规及国家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
其他违法行为
如采用不正当手段进行营销或打压竞争对手、公司未能按照规定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偷税漏税等。
企业违反上述任何一项法律或规定,都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刑事责任,甚至赔偿损失等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