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质量技术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电压质量
供电电压允许偏差:35KV及以上电压正、负偏差的绝对值之和小于10%,10KV及以下小于±7%,220V小于+7%、-10%。
电压波动和闪变:≤10KV为2.5%,35~110KV为2%,≥220KV为1.6%。
电压允许不平衡度: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为2%,短时不超过4%,用户引起不平衡度为1.3%。
频率质量
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允许偏差±0.2Hz,系统较小±0.5Hz。
波形质量
谐波:电网谐波电压限值根据电压等级不同而不同,畸变率根据等级分别为5.0%、4.0%、3.0%、2.0%。
供电连续性
暂时过电压和瞬态过电压:规定了交流电力系统中作用于电气设备的暂时过电压和瞬态过电压要求、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以及过电压保护方法。
电磁兼容性(EMC)
电磁环境分类、工业设备电源低频传导骚扰发射水平的评估、电磁兼容基本术语和定义的应用与解释、居住、商业和轻工业环境中的抗扰度试验、发射标准、工业环境中的发射标准等。
其他相关指标
电磁兼容限值:低压电气及电子设备发出的谐波电流限值、对额定电流不大于16A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对额定电流大于16A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中、高压电力系统中畸变负荷发射限值的评估、中、高压电力系统中波动负荷发射限值的评估。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抗扰度试验总论、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供电系统及所连设备谐波、谐间波的测量和测量仪器导则、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振荡波抗扰度试验。
电能质量的技术治理与控制是确保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和提高用户设备使用效率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