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再分配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手段,对初次分配后的收入进行调整,以达到社会公平和经济稳定的目的。主要的收入再分配手段包括:
国家预算
国家通过税收收集资金,然后用于社会经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实现收入的再分配。
银行信贷
银行信贷在不改变资金所有权的前提下,集中社会闲置资金,然后向单位、企业或个人发放贷款,改变资金使用的主体、方向和时间,实现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劳务费用
劳动者通过劳动获得报酬,单位在获得利润后支付劳动者薪资和其他费用,实现资金的再分配。
价格变动
价格变动虽然不改变国民收入总量,但可以改变国民收入在不同部门、行业和居民之间的分配。
税收政策
政府通过征收不同程度的税收,直接影响个人和企业的收入,实现收入的再分配。
社会保障
包括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通过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改变收入分配。
转移支付
财政资金直接、无偿地分配给特定地区、单位和个人,如社会保障支出、补贴等,以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公共支出
政府通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如教育、卫生、基础设施等,向公众分配社会福利,影响收入分配结果。
这些手段共同作用,旨在减少收入差距,提高社会福利,促进经济社会的公平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