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翁号
共翁号 > 常识 > 多高层钢结构

多高层钢结构

原创2025-06-20 08:14:31

多高层钢结构是指六层以上或30米以上的建筑物,主要采用型钢、钢板连接或焊接成构件,再经连接、焊接而成的结构体系。这种结构体系在现代高层、超高层公共建筑、商业建筑、星级饭店、旅馆、商用写字楼、综合大楼、办公楼以及民用住宅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适用于高度不超过50米的高层民用建筑。

框架-支撑结构:包括框架-中心支撑、框架-偏心支撑和框架-屈曲约束支撑结构,适用于超过50米的高层建筑,特别是在8、9度抗震设防时。

框架-延性墙板结构:提供良好的延性和韧性,适用于高层建筑。

筒体结构:包括框筒、筒中筒、桁架筒和束筒结构,适用于高层建筑。

巨型框架结构:适用于特别高的建筑。

平面布置要求

建筑平面宜简单规则,避免发生强烈的扭转振动。

结构各层的抗侧力刚度中心与水平作用力合力中心应尽量重合。

结构平面应尽量避免不规则性。

竖向布置要求

结构体系适用最大高度有限制,高宽比有要求。

结构竖向布置应避免不规则性。

超过12层的钢结构宜设置地下室。

不宜采用的结构体系

K形支撑体系:在地震作用下力学性能和稳定性不足,不应在抗震结构中采用。

节点类型

梁-柱节点:包括刚性节点、半刚性节点和铰接节点,用于连接钢梁和钢柱。

柱-柱节点:包括焊接节点、螺栓连接节点和拼接板连接节点,用于连接钢柱的上下两段。

优势

美观大方

节能环保

防水性能好

耐火性强

隔音降噪

抗震性强

抗压强度高

耐久性长

便于维修维护

维护费用低

适应环境能力强

安全系数高

使用寿命较长

节省成本

经济效益好

设计原则

选择合适的钢材规格和强度等级。

确定主体结构的布置和排布方式。

遵循相关规范与标准。

考虑施工可行性,确保构件的预制、运输、安装。

多高层钢结构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承载体系、结构布置、节点设计、抗震性能、施工效率以及环境适应性等因素,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能要求

返回:常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