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目标的撰写应该遵循以下要点:
明确性:
目标应该清晰明确,确保学生能够理解预期的学习成果。
可衡量性:
目标应设定可量化的标准,以便于评估学生是否达到预期水平。
实际性:
目标需要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课程要求相符合,确保目标的可实现性。
行为描述:
目标应以学生为主体,明确指出学生应该学会的行为或掌握的技能。
具体性:
目标应具体明确,避免模糊或含糊的描述。
实现可能性:
目标应该合理可行,既要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也要满足课程的教学要求。
课程目标通常包括三个维度: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概念、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采用的方法,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应培养的情感态度,如学习兴趣、责任感,以及价值观,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课程目标的例子: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描述化学反应的基本过程,并解释反应速率受哪些因素影响。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化学方程式计算不同物质的质量比,并能设计简单的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会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树立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对自然环境的尊重。
在撰写课程目标时,可以参考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毕业要求出发,确保课程目标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