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树六花是佛教寺院中必须种植的五种树木和六种花卉,它们分别代表着佛教的信仰和教义。以下是五树和六花的详细列表:
五树
菩提树 (Ficus religiosa)
科属:桑科榕属大乔木
原产地:印度、缅甸、斯里兰卡等地
特点:树体高大,树形优美,叶片基部心形,先端尾尖。
意义:佛教圣树,相传释迦牟尼在该树下悟道修行,因而得名菩提树,也是印度国树。
高榕 (Ficus altissima)
科属:桑科榕属大乔木
分布:中国海南、广西、云南、四川,以及印度、缅甸、尼泊尔、不丹、越南、泰国等地
特点:树体高大,叶片大,深绿色,叶柄粗壮,隐头花序。
意义:气生根发达,生命力顽强,可独木成林,也可为其他植物提供生长场所。
贝叶棕 (Corypha umbraculifera)
科属:棕榈科贝叶棕属高大粗壮乔木
原产地:印度、斯里兰卡等亚洲热带国家
特点:叶大,形似贝壳,故名贝叶棕。
意义:佛教信徒用其刻写经文,称为“贝叶经”。
槟榔 (Areca catechu)
科属:棕榈科槟榔属乔木
分布:中国云南、海南、台湾等热带地区,以及亚洲热带地区广泛栽培
意义:槟榔与贝叶棕相似,也是属于十分高大的植物,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糖棕 (Borassus flabellifer)
科属:棕榈科糖棕属植株粗壮高大,乔木状植物
特点:高可达33米,直径最粗可达90厘米。
意义:糖棕的汁液十分甘甜,像是砂糖一般,故得此名。
六花
荷花 (Nelumbo nucifera)
科属:莲科莲属水生植物
意义:荷花是圣洁的代表,更是佛教神圣净洁的象征。
文殊兰 (Crinum amabile)
科属:石蒜科文殊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意义: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既可作园林景区、校园草坪的点缀品,又可作庭院装饰花卉。
黄姜花 (Hedychium chrysoleucum)
科属:姜科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意义:花色深黄、鲜艳、芳香,花期在8月份到9月份。
鸡蛋花 (Plumeria rubra)
科属:夹竹桃科鸡蛋花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意义: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缅桂花 (Michelia champaca)
科属:木兰科含笑属落叶灌木
意义:夏天为其花期,花香浓郁。
地涌金莲 (Musella lasiocarpa)
科属:芭蕉科地涌金莲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意义:地涌金莲是佛教寺院中的一种花卉,具有特殊的宗教意义。
这些植物不仅在佛教寺院中种植,也在许多地方的园林和公共绿地中作为观赏植物。它们不仅美化了环境,也承载了深厚的宗教和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