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的作用主要包括:
明确教学目标
规定学生在不同阶段应该达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指导教材编写
为教材的编制提供基本依据,但不具体规定教材的编写体系、教学顺序安排及课时分配。
引导教学实施
强调过程性、体验性学习,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
规范教学评价
确定评价哪些基本素质及评价的基本标准,指导教学评价的实施。
促进教材多元化
在一定的标准和框架内,鼓励教材的多样化,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支持学生个性发展
提供实施教育目标的过程与方法知识体系,为教材的样性和教师创造性实施提供空间。
推动教育观念更新
促使教育工作者从知识灌输向学生为本、需求导向的教育理念转变。
体现国家教育目标
反映国家对国民在某方面或某领域的基本素质要求。
保障教育质量
作为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基础,为教育教学提供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促进教育公平
面向全体学生,提出学习的基本要求,致力于缩小教育差距。
以上作用共同确保教育活动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