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在《狗·猫·鼠》中阐述了他对猫的不喜欢甚至憎恨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折磨猎物:
猫在捕捉到老鼠后,不会立即吃掉,而是会尽情玩弄,甚至假装放走再捉回,这种行为与人们幸灾乐祸、折磨弱者的行为相似。
媚态:
猫虽然与狮子老虎同属猫科,却展现出一种娇滴滴的媚态,这令鲁迅感到不顺眼。
叫声:
猫的配合时的嚎叫声非常烦人,尤其是在夜间,这严重影响了鲁迅的阅读和睡眠。
误认为伤害隐鼠:
鲁迅小时候救下并饲养了一只隐鼠,后来这只隐鼠被猫吃掉,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这一事件让鲁迅对猫产生了仇恨。
这些原因反映了鲁迅对弱小者的同情以及对暴虐和不公行为的憎恶。通过这些描述,鲁迅不仅表达了他对猫的厌恶,也讽刺了那些具有类似性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