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效率通常是通过比较实际产出与标准产出的比率来计算的。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计算生产效率的方法:
基本公式
```
生产效率 = (实际产量 × 标准工时) / (实际人力 × (标准工作时长 - 挡产工时 + 加班工时))
```
其中:
实际产量:通常以实际入库量计算。
标准工时:根据产品标准值计算出的工时,包括直接工时和间接工时。
实际人力:根据标准工时和实际生产状况配置的合理人力数量。
标准工作时长:通常设定为8小时。
挡产工时:因外部因素导致的生产停滞或返工时间。
加班工时:为了增加产量而延长的工作时间。
另一种计算方式
```
生产效率 = (当天实际产量 × 标准工时) / (当天出勤工时 - 除外时间 - 人力支援时间)
```
其中:
当天实际产量:当天的实际生产数量。
当天出勤工时:当天员工的实际出勤时间。
除外时间:如休息日、假期等不在岗时间。
人力支援时间:为支援生产而投入的额外人力时间。
百分比形式
```
生产效率 = (标准总工时 / 实际总投入工时) × 100%
```
其中:
标准总工时:根据产品标准计算出的总工时。
实际总投入工时:当天的总投入工时,包括正常工时、损失工时和补助工时。
生产效率的计算可以帮助企业了解生产过程的效率,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以提高产出或减少浪费。需要注意的是,生产效率的计算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设备状况、员工技能、管理效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