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翁号
共翁号 > 知识 > 如何记录24小时出入量

如何记录24小时出入量

原创2025-08-07 17:46:17

记录24小时出入量是医疗护理中常见的工作,以下是记录24小时出入量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记录准备

工具准备:

准备专用的出入量记录单,并标注好时间、项目、量值等栏目。

患者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记录出入量的重要性,并指导他们如何配合记录。

记录原则

时间准确:

每项记录需注明具体时间,通常以小时为单位划分。

量值精确:

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如量杯、秤等,确保数据准确。

分类清晰:

将出入量分为摄入量和排出量两大类,再细分为具体项目。

具体操作

摄入量记录

包括所有经口摄入的液体(水、饮料、汤、食物中的水分)、肠内营养液、静脉输液量等。

每次摄入后即时记录。

排出量记录

包括尿量、大便中的水分(可估算或采用特定方法测量)、呕吐物、引流液(如胸腔引流、腹腔引流等)、汗液(可估算,高热或大量出汗时需特别注意)等。

定时或即时记录。

记录方法

眉栏项目:

使用蓝(黑)色钢笔填写记录单的眉栏项目,包括病人姓名、科别、病室、床号、住院病历号及页码等。

时间记录:

晨7时到晚7时用蓝(黑)色钢笔记录,晚7时到次晨7时用红色钢笔记录。

记录方式:

在同一横格上开始记录同一时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不同时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应各自另起一行记录。

小结与总结:

12小时或24小时对病人的出入液量作一次小结或总结,通常于每日晚7时作12小时的小结,次晨7时作24小时总结。

记录保存:

不需继续记录出入液量后,记录单不需保存。但若出入液量与病情变化同时记录在特别护理记录单上,则随病历存档保留。

注意事项

沟通与合作:保持与患者的良好沟通,确保患者配合记录。

测量技巧:定期培训护士的测量技巧,使用标准测量工具减少误差。

技术辅助:现代技术如AI助手可以在数据处理和分析中提供帮助。

挑战应对:注意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使用的量具准确性、病人自身状况的变化等因素。

示例记录

```

时间 | 摄入量(ml) | 排出量(ml)

--- | --- | ---

07:00 | 500(早餐) | 1500(尿量)

09:00 | 200(口服药) | 800(呕吐物)

12:00 | 300(午餐) | 2000(静脉输液)

18:00 | 400(晚餐) | 1000(大便)

20:00 | 100(饮水) | 500(引流液)

```

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帮助您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返回:知识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猜您喜欢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