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导向性原则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把德育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结合起来。
疏导原则
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教育者要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
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提出合理而严格的要求。
知行统一原则
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的认识;
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通过正面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同时,通过适当的纪律约束来规范学生的行为。
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在德育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学生的积极因素;
帮助学生克服和转化消极因素。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确保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相互配合、协调一致;
教育过程要前后连贯,以保证学生品德按教育目的要求发展。
因材施教原则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
让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在集体中进行教育,同时关注个别学生的需求;
通过集体影响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上九条原则共同构成了教师进行德育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