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不害和商鞅都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他们在政治思想和改革实践上各有侧重,因此很难直接比较谁更厉害。下面是一些具体的比较:
政治思想
申不害:以“术”著称,强调君主的权威和管理群臣的重要性。他认为君主应该掌握政权和推行法令的手段和策略,通过考核和评比官吏来加强君权。
商鞅:以“法”著称,主张以法为不可动摇的原则,健全法制,排除人治的因素。他通过一系列法律改革,如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等,使秦国从一个边陲小国逐渐崛起为霸主。
改革实践
申不害:在韩国内部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改革,打击豪族,加强中央集权,稳定政局,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韩国国力逐渐上升。
商鞅:在秦国进行全面的变法,包括土地、税收、军事、度量衡等方面的改革,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奖励耕战,使秦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大增强,最终实现了统一六国的伟业。
影响和结果
申不害:虽然申不害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他本人在韩国内部的影响力较大,而韩国在他的辅佐下虽然国力有所增强,但并未像秦国那样实现霸业。
商鞅:商鞅的改革对秦国的影响极为深远,他的法制建设为秦国的长期稳定和强大奠定了基础,最终使秦国成为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并实现了统一六国的目标。
总结:
从影响力和改革成果来看,商鞅的改革更为彻底和成功,他通过法制建设使秦国成为当时的霸主,其影响力和历史地位更高。申不害虽然也有一定的贡献,但他的改革更多侧重于君主术和内部治理,成效相对有限。因此,从总体评价上,商鞅更厉害一些。
不过,这种评价也受到不同历史观和价值观的影响,申不害的“术治”思想在现代管理学中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而商鞅的法制建设则为现代法治国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