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尉是古代中国秦汉时代重要的中高级武官,其职权地位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区有所差异。以下是都尉官职的一些关键信息:
职位地位
都尉是略低于将军的武官,在战国时期的赵国将军下依次为国尉、都尉。
在秦与汉初,每郡设有郡尉,秩比二千石,辅助太守主管军事,景帝时期改名为都尉。
职权范围
都尉一职的含义在汉代不断扩大,出现了部都尉、农都尉、属国都尉、水衡都尉、奉车都尉、驸马都尉等不同种类的都尉,形成了一个较为复杂的都尉体系。
在地方上,都尉辅助太守掌管军事,其权力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市公安局局长。
历史变迁
东汉时期,都尉的地位逐渐下降,中兴建武六年(公元76年)在内地郡国取消都尉,其职由太守兼任,只在边郡继续保持都尉及属国都尉。
都尉官职在秦汉时期非常重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职权和地位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