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嫁月,也称为大利月和小利月,是指 按属相确定的女子出嫁最佳月份。在一年之中,有两个大利月和两个小利月,其余均为不利月。行嫁月的选择主要是为了给女方家庭带来好运和祝福,同时也是对女方的一种尊重。
具体来说,行嫁月的安排是以农历月份为准,并形成了一套歌谣来记忆:
1. 正月、七月迎鸡兔(指正月和七月是属鸡和属兔女子的行嫁月,以下类推);
2. 二月、八月迎虎猴(指二月和八月是属虎和属猴女子的行嫁月);
3. 三月、九月迎蛇猪(指三月和九月是属蛇和属猪女子的行嫁月);
4. 四月、十月迎龙狗(指四月和十月是属龙和属狗女子的行嫁月);
5. 五月、十一月迎牛羊(指五月和十一月是属羊和属牛女子的行嫁月);
6. 六月、腊月迎鼠马(指六月和腊月是属鼠和属马女子的行嫁月)。
在传统习俗中,娶亲一般优先选择大利月,若因特殊情况选择小利月,也会以女方的属相为准进行选择。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婚姻的幸福与否与行嫁月、忌日等迷信因素并无内在联系,因此这种传统习俗在一些地方已经逐渐淡化。
总的来说,行嫁月是中国传统婚礼习俗的一部分,虽然仍有一些地方在延续这一风俗,但其迷信色彩已经大大减少,更多地被视为一种对女方家庭的尊重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