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灌顶是 密宗中的一种仪式,其原意为以四大海之水灌于顶而表祝意,原为昔日印度国王册立太子之仪式。在佛教中,灌顶表示佛位受职,菩萨于十地中之第九地入第十法云地时,得诸佛智水灌顶,称灌顶法王。或称菩萨修至十地,即受诸佛摩顶,称灌顶,表示人佛之界。佛教密宗效此法,凡弟子入门或继承阿闍梨位时,必须先经本师以水或醍醐灌洒头顶。灌谓灌持,表示诸佛的护念、慈悲;顶谓头顶,代表佛行的崇高。
灌顶在密宗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仅是仪式上的象征,更是弟子获得传承和成就的重要途径。通过灌顶,弟子能够接受到诸佛的加持和智慧,清净身口意之罪业,注入智能之力,觉悟自己心性本质的诀窍,达到内在身口意、气脉明点当下净化,成为佛的身语意三门金刚。灌顶使受灌者成熟为修密之容器,从此可听闻修习殊胜之金刚乘。
在藏传佛教中,灌顶也是确认传承弟子的地位,赋予“法”的内涵的重要仪式。未经过灌顶的弟子,只能算是旁听,未正式入门。灌顶的原因在于,佛教认为,佛教僧人的修行是一个不间断的传承,而这个传承必须来自一位德高望重上师,才能够信任。通过灌顶,弟子能够获得上师的授权,正式成为密宗的修行者,并有权阅读密宗经典,修持密宗修法,念诵本尊心咒,宣讲密宗续部等等。
总的来说,密宗灌顶是一种具有深刻含义和仪式感的宗教仪式,是弟子在密宗修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