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山峻岭”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 高大而陡峭的山岭。这个成语出自晋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其中提到“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在成语中,“崇”表示高,“峻”表示山高而陡,因此“崇山峻岭”直译为高峻的山岭。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绘各种自然地形,特别是那些险峻、崎岖的山脉。例如,在描述地形时,可以说“这片区域充满了崇山峻岭,旅行起来非常困难”。此外,这个成语也常用于比喻,形容形势的险要或任务的艰巨。
总的来说,“崇山峻岭”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于描述自然界中高大险峻的山脉,也可以用来比喻其他方面的艰难环境或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