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制作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原料预加工
将块状原料(石英砂、纯碱、石灰石、长石等)粉碎,使潮湿原料干燥。
对含铁原料进行除铁处理,以保证玻璃质量。
配合料制备
根据不同的产品需求,配制不同成分的配合料。例如,浮法玻璃的配合料包括石英砂、石灰石、白云石、纯碱、芒硝、长石和碳粉等。
熔制
将配合料在池窑或坩埚窑内进行高温(1550-1600度)加热,使之形成均匀、无气泡并符合成型要求的液态玻璃。
成型
将液态玻璃倒入模具中,或通过喷射成型法将其成型为所需形状的制品,如平板玻璃、各种器皿等。
热处理
将成型好的玻璃制品放入冷却炉中缓慢冷却。随后进行退火处理,以消除内部应力,提高玻璃的强度和透光性。
加工和后处理
对成型好的玻璃制品进行进一步加工,如切割、打磨、镀膜、印刷等。最后进行包装和质检,确保玻璃制品的质量。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工艺用于制作特定类型的玻璃:
磨砂玻璃:通过在玻璃表面堆放细金刚砂并旋转研磨,制成均匀乳白色的磨砂效果。
银光刻花玻璃:在玻璃上刻掉花纹后,用氢氟酸溶液腐蚀,最后清洗去除石蜡。
酸蚀艺术玻璃:在玻璃上刻画图案后贴膜,再放入酸池中腐蚀,最后清洗干燥,使图案显现。
贴片艺术玻璃:在玻璃上绘制图案后,贴上贴片并固定,晾干后清洗。
晶纹艺术玻璃:在酸蚀后的玻璃上制作晶纹图案,加热后取下贴片。
沙雕艺术玻璃:在玻璃上绘制图案后,用喷砂机进行喷砂处理。
这些工艺的应用使得玻璃制品在形状、性能和美观度上有了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