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税是指纳税人故意或无意采用非法手段减轻税负的行为,这包括但不限于隐匿收入、虚开或不开相关发票、虚增可扣除的成本费用等方式逃避税收。逃税行为不仅损害国家利益,而且触犯了国家法律,在情节严重的情况下,逃税可构成逃税罪,属于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的一种,并会受到相应的法律惩处。
具体来说,逃税行为可能包括:
有意少报、瞒报应税项目、销售收入和经营利润;
有意虚增成本、乱摊费用,缩小应税所得额;
转移财产、收入和利润;
伪造、涂改、销毁账册票据或记账凭证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的规定,逃税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需要注意的是,逃税与避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避税通常指纳税人利用合法手段减少税负,如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而逃税则是指采用非法手段逃避纳税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