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司最早的雏形其实并非诞生在日本,而是起源于古代中国。这种食物与“鱼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在中国和东南亚流传了很久,直到公元7世纪左右才传入日本。
具体来说,寿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的东汉时期,当时中国已开始流传一种名为“鲊”的食品,由东北亚海洋民族引进。汉字传入日本后,日本加进自己对汉字的理解,将一些食物用与之意义相近或相异的汉字来替代,于是日本的“丝乌西”就变成了“鲊”,“萨西咪”就变成了“鮨”。到了公元700年,即奈良时代,日本早期的小型食品被命名为寿司,并当成节日食品来使用。
尽管寿司的起源是中国,但日本人对这一古老的技法进行了改良,使其成为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寿司。现代的寿司主要是由专门的寿司店制作并出售,店中身着白色工作服的厨师会根据顾客的要求,将去了皮的鲜鱼切成片和其它好材料码在等宽的米饭块上,制成五颜六色的寿司。
因此,综合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结论:寿司最早起源于中国,后来传入日本并逐渐发展演变成为日本的传统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