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
鸟尽弓藏:
飞鸟打光了,弹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或杀掉。
兔死狗烹:
兔子捕杀完了,猎狗也就被烹煮吃了。同样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效力有功的人抛弃或杀掉。
这个成语的寓意是警示人们,在事情成功后,不要忘记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否则他们可能会因为失去利用价值而被抛弃或杀害。这个成语通常带有贬义,用来形容那些忘恩负义的行为。
出处与背景
这个成语源于春秋时期的一个典故,越王勾践在范蠡和文种的帮助下灭掉了吴国。因为范蠡和文种功劳卓著,勾践便想要拜他们为上将军和丞相。然而,勾践的谋臣范蠡预见到勾践会过河拆桥,于是主动辞官,并留下了一封信,信中写道:“飞鸟尽,弹弓藏;野兔捕尽,猎狗烹。”。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可以用作谓语、定语或讽刺用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在事情成功后,把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抛弃或杀害的行为。例如:
历史典故:
越王勾践在灭吴后,因担心范蠡和文种的威胁,最终将他们杀害,这正是“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典型体现。
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一些企业在成功后,往往会忘记那些曾经为公司付出过的人,甚至将他们辞退或降职,这种行为也可以用“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来形容。
总结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是一个具有深刻寓意的成语,用来警示人们在事情成功后,要珍惜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不要因为他们的利用价值消失而抛弃他们。这个成语提醒我们要有感恩之心,不要忘恩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