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外融资是指企业不直接在其资产负债表中反映融资活动,而是通过其他方式间接获得资金。以下是表外融资的主要方式:
长期租赁:
包括经营租赁和融资性租赁。融资性租赁满足特定条件时,在承租人的资产负债表上不需反映租赁资产和负债。
合资经营:
企业与其他企业合资,但不达到控股程度,因此不需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合资企业的负债。
资产证券化:
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转换为可流通的金融证券,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可以在不增加负债的情况下获得资金。
创新金融工具:
如掉期、嵌入期权、复合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这些工具在会计处理上可能不被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
其他方式:
包括代销商品、来料加工、产品筹资协议、应收票据贴现等,这些方式在会计上可能不涉及资产所有权的转移,因而在资产负债表上不体现为负债。
表外融资的优点包括提供灵活的融资渠道、不影响企业的当期损益,以及增强企业的信誉等。然而,它也可能带来一定的风险,如隐藏负债和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