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和公主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起源时间
公主这一称谓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是专属于封建社会帝王之女的称谓。
格格最早出自后金,是满族人入主中原后对皇族女性的一种称呼。
封号
公主的封号通常有以郡县名、以国名、以美名。
格格在清朝时期根据王公贵族的爵位分为不同等级,如亲王之女被称为“和硕格格”,贝子之女被称为“固山格格”等。
地位
在清朝,公主通常是皇帝的女儿,地位较高。
格格则专指王公贵胄之女,地位相对较低。
特定称谓
皇帝的直系女儿被称为公主,而其他皇族成员的女儿则被称为格格。
在某些情况下,皇帝的养女或妃子所生的女儿也可以被称为公主。
区分与规定
清朝建立后,皇帝对后宫制度进行了规定,对皇族女儿的称呼进行了区分和明确。
格格在满语中意为“小姐”,是对尊贵女子的一种贵称,但并非特定身份才能用。
等级制度
清朝的公主分为固伦公主、和硕公主等,其中固伦公主地位最高,通常为皇后所生。
格格则根据其父亲或丈夫的爵位分为不同等级,如多罗格格、固山格格等。
总结来说,公主是皇帝女儿的专属尊称,地位高于格格,而格格则是对王公贵族女儿的尊称,其地位相对较低。在清朝时期,公主和格格都是皇族女性的称谓,但公主通常指皇帝的亲生女儿,而格格则包括皇帝的养女、妃子所生的女儿以及王公贵族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