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选择去延安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革命力量保存:
由于王明“左”倾政策的影响,共产党领导的南方地区大部分被破坏,相对而言,中国北方地区尤其是陕西、甘肃、宁夏等省份保存了较多的革命力量。
战略位置:
延安位于国民党统治区域的薄弱地带,靠近山西抗日战场但又不直接接壤,为红军提供了一个可进可退的战略位置。
地理环境:
延安地区虽然贫瘠且缺水,但地形复杂,黄土高坡沟壑纵横,有利于红军隐蔽和穿插作战。
临时决定:
最初红军长征的目的地并不是延安,而是在行军过程中,根据局势的变化,最终选择了延安作为落脚点。
政治考量:
延安作为陕北的中心,具有较好的地理环境和自给自足的物资条件,同时相对封闭,有利于红军在艰苦的环境中恢复和发展力量。
红军到达延安后,将其作为长征的落脚点,并以此为出发点,继续发展壮大革命力量,最终实现了打败日本侵略者、推翻压迫人民的“三座大山”的目标